3月10日晚7.30,15級生物制藥(生物方向)1班于仁愛書院108教室開展“我的人際關系”主題心理活動,主要目的為促進人際交往關系,加強班級凝聚力。全班同學參加此次活動。
首先,主持人即心理委員趙賀,在班會開始時,首先指出大二下學期是一段新的旅程,在這段旅程中我們會面臨新的問題,新的任務,新的選擇,需要我們做出調整,适應新的角色。
其次,從整體闡述了人際交往的内容,同時,從“8種人際關系”,“人際關系的維持”,“人際關系交往的基本原則”等多個角度作了具體的闡述,并在班級内就“如何提高大學生的交際能力”開展了探讨活動。探讨結果如下:要學會和别人交流; 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;注意在不同場合講話的分寸;不講不該說的話;在講話中注意幽默感則能增加人際吸引,克服尴尬場面;在談話中,注意談起對方感興趣的事情和最為珍視的東西,使之高興,你也不難與之接近了。
為帶動同學們的積極性,我們将整個教室中間挪出一大片空地,而大家則圍坐成一個圈,期間,由于擔心純理論知識無趣,于是,在期間穿插了活動,搶凳子,雖然是老套的遊戲,但卻被大家玩出了不一樣的風采。
第一點,男女搭配,“幹活”不累。男女的差異在這項遊戲裡體現得淋漓盡緻,男生們的優勢在于體力,而女生們的優勢則在于撒嬌,班長帶頭玩第一輪遊戲,遊戲的最後,就剩下他一個人了,期間先是将女生們“毫不留情”的擠得無座下了場,後又因其體格健壯,遂一路赢到最後,并赢得一美名“少女殺手”。女生中也有到倒數第二局才下場的,因為其靈敏度相當不錯,當然僅憑這一點是萬萬不夠的,還要會撒嬌,在找不到座的時候,撒撒嬌就會有人讓座了,這便是女生的優勢了。第二點,戲劇性的結局。在某一局隻剩下倆人的時候,周同學與李同學,倆人圍着一個椅子,“停”的一聲傳來時,眼見周同學正好轉到椅子的正面,隻需要側身坐下去勝負便定,此時,事情卻直轉而下,李同學因為在椅子的背面,拉起椅背就拉到一旁直接坐上去了,而周同學則直接坐了個空,坐到地下,全班同學都因為這戲劇性的一幕大笑不止。第三點,同學們能一起在娛樂中享受快樂,也是我們的目的。所以,即使是一個古老到不行的遊戲,依然可以帶動大家的積極性,調動大家的幽默細胞,可見這個遊戲本身也是有一定的風采的。 由于以前複旦投毒案吵得沸沸揚揚,我們就将這個話題拿出來談論,為調動大家的積極性,則策劃了“傳物發表見解”的遊戲,将滿的一瓶水在大家之間傳遞,由于重量原因,所以限制了大家傳物的速度,而“奸詐”的喊停的文藝委員李同學則每傳個倆三個同學邊喊一聲“停”,更誇張的是,最後傳到一片女生區,就挨個喊停,于是就有了如下畫面,“開始,停,開始,停”“你說他累麼?”“哇哇,太不公平了”,大家都樂翻了天。索性心理委員也怕他喊到人神共憤,于是便笑着說,要不大家挨個将一下自己的看法吧。這才結束了大家止不住的笑聲。
以下則為同學們對複旦投毒案地看法:
崔同學:我覺得這件事說明了一個宿舍内部溝通不夠,其實,應該多多加深對彼此的了解,多溝通才能多理解,理解才能避免内部矛盾的發生。
朱同學:我覺得恰恰相反,有時候就是因為更了解,更知曉彼此,才會有矛盾,人與人之間很多時候價值觀和人生觀可能完全不同,而這種差異是不會随着溝通和交流減弱的,有時候反而會激發矛盾,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溝通,而是包容!
李同學:還有一點是我想說的,一個宿舍内,我們想對彼此的心都是好的,可是我們對待他們好的方式可能有問題,我們需要換位思考,站在室友的角度,才能知道該如何對他們好。
周同學:我隻說一句,感謝室友不殺之恩!
王同學:為什麼有投毒這些極端的事情發生?我認為是因為中國社會很少給人第二次機會,例如高考考砸就進不了好大學、進了警察局以後就别想混得體面,這些都容易導緻極端事情的發生。如果我們的社會給人二次機會,寬容他人,會對人的一生有積極影響。
張同學:才能不好的人是次品,道德不好的人就是危險品。很多大學生已經遺忘,我們的存在不是變成就業機器,而是塑造心靈。
最後,心理委員趙賀總結了大家的看法,唯有溝通、包容,加之以良好地态度及方法才能正确處理人際關系。 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,大家才可以和睦相處,班級才會更加團結。活動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劃上圓滿的句号。